
關於華江濕地守護聯盟

1983年以來,由候鳥生態保育區、雁鴨公園、野生動物保護區、野雁保護區到「華江雁鴨自然公園」的演變,是一部見證臺北市華江溼地成為國際鳥盟重視的鳥類棲地之發展史。
1991年首度成立「華江橋雁鴨公園」,直到1996年更名為占地28公頃的「華江雁鴨自然公園」。
早在1983年,有個占地70公頃的「臺北市中興橋、華江橋候鳥生態保育區」, 1993年擴大占地為200公頃,且更名為「臺北市中興橋、華江橋野生動物保護區」,1997年擴大占地為245公頃,且更名為「臺北市野雁保護區」,1998年獲得國際鳥盟的肯定,將其列為國際重要鳥類棲地(IBAs 編號TW004),2007年再獲得內政部營建署評定為「國家級國家重要濕地」的殊榮。臺北市華江溼地守護聯盟則成立於2006年,以維護華江溼地為己任,分別執行植物、鳥相、昆蟲、螃蟹、底棲、兩棲等項目之生態調查與監測。
此外,探索教育、導覽解說、冬令營、夏令營等社會教育服務工作,以及解說教育培訓、專業監測培訓、生態保育移地培訓等對內的進階訓練工作,都是聯盟的既定任務。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於2014年在臺北市立大理高中成立「臺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教育解說中心」,聯盟也以大理高中教育解說中心為活動基地。
理事長:李咸亨博士